民國60、70年代廣泛使用「石綿瓦」、「石綿浪板」等,近年已經管制禁用。不過,在丹娜絲颱風及豪雨後,南部許多住家毀損嚴重,其中發現許多石綿瓦建材。醫師提到,若現在發現房子有石綿瓦,其實更要留意,可能代表著家裡不少地方都有石綿,在清理上,包括周遭環境、角落等都要注意,避免沒注意到的纖維殘留,反而是危機。
石綿建材已在20、30年前開始停用,但並未溯及既往,也讓不少使用相關建材的建物有潛在的公衛危機。但此次丹娜絲風災及豪雨後,許多民眾家園毀損,同時發現屋頂、浪板可能是破損的石綿瓦,還有不少碎屑。
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專任主治醫師周百謙受訪時提到,石綿在累積後可能會造成惡性腫瘤,使用久了,可能會因為風化,產生碎屑。醫師說,石綿這類建材最大的問題是難處理,主要會以封埋的方式。
周百謙指出,若民眾發現房屋有石綿,除了可見的部分要清理外,還要留意的是,某些碎屑可能會殘留在家裡的角落沒有被清理。
周百謙說,一旦發現石綿存在,可能代表家裡有不少地方都有,通常不會只有壞掉的部分。醫師表示,可利用這個時間將所有的石綿都拿掉,因為這是已知的環境致癌物。
不過,在處理過程中要更為小心,必要時請專業單位介入。周百謙認為,口罩需要密閉一點的,以作業的人員而言,就會建議戴N95以上規格,不要只是一般性的口罩,避免從縫隙吸入肺部造成影響。
周百謙提到,衣服的沾染也要注意,包括處理完要將衣服換下徹底洗淨,並洗手、洗澡等。醫師說明,盡量減少呼吸道及皮膚等暴露。
周百謙說,當石綿瓦載運離開後,地面上或角落仍需打掃乾淨,因為石綿纖維是無孔不入的,當環境變得乾燥時,也會到處飄散,可能更危險。醫師建議,若隔壁鄰居家有石綿瓦時,也需注意自家是否為同一批建築材料。
短時間的暴露較難估計影響程度,但周百謙說,若此次發現有石綿瓦,可能也意味著已是長時間處於這樣的威脅下,還是建議維持適當的檢查,包括呼吸道功能及X光片的檢測,確認肺功能有無問題,或是惡性腫瘤等。
周百謙認為,症狀本身可能較難辨識,像是咳嗽、鼻塞等,因此若過往都未發現家裡有石綿瓦的人,此次經由風災而找到,就會建議可留意健康檢查。
轉自此處